公共卫生日
青春期少年异常“叛逆”,可能离抑郁只有一线之隔
作者:    日期:2022-03-04 10:18:04    点击:
正在上初二的小林来到湖南省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门诊时带着烦恼的神情,面对医生,她克制怒火说道:“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来看医生,是爸妈要求我一定要来的,他们总觉得我哪里都不对,还不听话,看我的眼神仿佛我是个不正常的人一样,这样的生活我真的过不下去了,他们要是再继续吵,我活着有什么意思!”
初二的孩子说话时眼眶通红,像是要痛哭出声却又努力控制,她拒绝和家长待在一个诊室,提出只同意和医生单独交流。小林的父母在一旁十分焦虑,在他们眼里,小林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但就在进入初中之后,小林像是换了个人一样,思想消极,喜欢把自己关进卧室,不愿和父母交流,双方常常因各种事由发生争执,冲突激烈的时候小林会试图伤害自己,甚至离家出走。

儿少心理科治疗师为小林进行个体咨询,在治疗中,小林逐渐打开心门,诉说起导致现状的起因,原来早在6年级时,小林开始发觉自己希望得到更多个人空间,和身边的同学朋友有了许多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会在一起讨论自己喜爱的游戏、漫画、番剧,但她很多的喜好并不被家长所接受,多次沟通无效后,小林选择了保持沉默,回避与父母沟通,情绪也越来越糟糕,甚至生出了自杀的念头。
家人觉得都是因为爱玩手机、交了“坏朋友”才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叛逆,为此双方矛盾升级,在被爸爸砸坏自己的手机之后,她控制不住冲出家门,一个人在江边徘徊许久,甚至脑海中出现了“不如跳下去算了吧”这样的声音,就在迟疑之时,被前来找她的家人拦下带回了家,之后便有了医院诊室的一幕。
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儿少心理科陈曦医生诊断,小林患上了重度抑郁症。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临床可见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情绪的消沉可以从闷闷不乐到悲痛欲绝,自卑抑郁,甚至悲观厌世。家长若不及时察觉,很容易误认为孩子是消极叛逆,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伤害。

心理治疗师也指出,当孩子进入到了青春期的时候,他们会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冲击,一方面孩子已经半踏进成人阶段,希望自己被当成独立的成年人看待,但同时又具备有童年稚气。这样的矛盾其实会让孩子面临比较极端化的情况,一系列的冲突就会发生。他们会开始反抗来自于权威施加的压力或者影响,孩子的个性也在不断地发展,会开始从探索外界重新聚焦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很多信息可能会和家长隔绝开来,他们需要重新构建一个自我独立的内在世界。
传统观念会认为想要帮助孩子成长为一个更有出息的人,诀窍就是告诉孩子哪些行为是外界不能接受的,交流过程可能大部分带有评价、批评、教化和命令。但这样孩子会封闭自我,心里忐忑不安,不愿交流,认为把问题留给自己要舒服得多。
对此医生与心理治疗师建议父母可以积极倾听,了解孩子的感受需求,帮助孩子坦诚地说出他的真实需求和感受,释放和消除他们强烈情绪,让孩子知道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被父母所理解和接受,亲子间继续进行有效的问题解决过程。同时家长可以尝试为孩子留出信任空间,用不干涉的方式表达对孩子想法的接纳,适当地给孩子保留自我控制的空间,或者邀请孩子多说说自己的看法。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家长需要调整教育理念,转变角度,把孩子作为成年人对待,减少对孩子强制执行的指令,消除了亲子双方对权力的争夺需求,触及孩子遇到的真实问题,让孩子有执行解决方案的动机,发展孩子的思考能力,为双方关系的稳定提供来自家人的支持和关心。
 




医院地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涂家冲)427号
咨询电话:0731-85232351、85232209(17:30-次日8:00及节假日)
24小时急救:0731-85232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