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树波实习生申晟通讯员杨文石荣长沙报道
8月15日,潇湘晨报小报童走进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小小医生”职业体验营,体验医生的职业。
现场,专业医护人员用亲切的语言引导孩子们思考日常生活中的医学问题,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到了实操环节,小家伙们也着实过了一把医生的瘾。
妈妈,长大以后我也想当医生
“小朋友们知道做医生最重要的是要会什么吗?”来自儿科的王琪医生作为第一个分享老师,向座位上的小朋友们抛去了问题。
“会看病!”孩子们答道。“是的,要会看病,那么我们就首先一起学习一下开始帮助病人前的自我防护吧。”王医生拿出一个口罩,开始和孩子们分享口罩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代入“小医生”的角色后,孩子们一个个伸长了脖子,认真聆听医生专业又细致的讲解。
护士田甜现场教孩子们正确洗手,说到洗手的正确姿势时,孩子们纷纷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做出姿势等待指正。
王医生又介绍了一些儿童常见的传染病的病状和预防。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流感……看着侃侃而谈的王医生,台下小朋友不禁将小脑袋凑到妈妈的耳边说:“医生要记住这么多东西,好厉害呀!长大了我也想当医生。”
来自口腔科的李萌医生,带来了一件吸引孩子目光的“小宝贝”——牙齿模型。利用模型,李萌医生邀请两位小朋友,分别演示了牙刷的选择和使用、牙线的使用方法两个问题。
医生教孩子被异物卡住怎么办
“上学途中含着糖走路,不小心被糖卡住了该怎么办?”来自急诊科的护师郭君用一个常见的场景开场,瞬间带动了台下小朋友们的气氛,小家伙们纷纷支招,“喝口水、拍拍背、用手抠……”看着台上郭君阿姨摇摇头,小家伙们更是好奇,到底该怎么做呢?
这时,郭君给小朋友传授了一个小妙招,用“剪刀、石头、布”来救人。这不是大家经常玩的游戏吗,“游戏”也能救人?台下的小朋友很疑惑。
郭君解释说,这里说的“剪刀、石头、布”其实是一种急救定位方法,即海姆立克急救法,适合一岁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日常生活中,气道异物梗阻很常见,孩子发生窒息后,救援时间是黄金四分钟,学会海姆立克急救法很关键。
说完,郭君开始和同事演示操作技巧,剪刀是指位置是脐上两横指,石头是指一手握空心拳,布是指另一手包住拳头。首先站在“伤员”的身后,一手握空心拳包绕住“伤员”腰部,置于“伤员”脐上两横指,然后另一手抱住拳头,用力向上向内冲击,重复以上动作,直至异物排出。
“真的太神奇了,我也想试一试。”在实操环节,台下的小朋友们个个跃跃欲试。小朋友们两个一组,在专业护士的指导下,过了一把小小急救医生的瘾,“我要学会‘剪刀、石头、布’来救人”。
本报记者张树波实习生申晟通讯员杨文石荣长沙报道